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5集课程复讲 |
|
张强学长 |
|
|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各位学长:大家好!末学本次的复讲内容是:财富之因是什么?财布施的方式有哪些?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? 人有财富,他的真正原因在于他懂得财布施。蔡老师举了范蠡的例子,古代中国的财神是范蠡,人称陶朱公。他是春秋战国时代越国的重臣,他和文种一起帮助勾践恢复了越国。当时候范蠡就劝文种,越王勾践是一个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人,如今我们帮他恢复了越国,我们赶紧隐退,不然今后会有灾祸。这时候文种看到荣华富贵马上就要来了,所以就没有答应。范蠡很会看人,这对他后来的影响也蛮大,而你看这个文种会不会看人?不会。结果后来越王勾践就赐文种死罪。而这个范蠡就带着西施带到了江南一带做生意,他做生意很好,第一次很快就富裕了,他没有留着这些财富,而是把它全部捐给了周围的穷苦百姓。之后他又从小生意做起,发了财后又散出去,历史上记载他“三聚财,三散财”。 所以向范蠡的这种做法是谨遵圣贤的教诲,《大学》里面讲到:“财散则人聚”,当我们把自己的财富都散出去的时候所有爱戴你的人都聚过来,人心都向着你。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会来支持你,照顾你的生意,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。你不要以为才散出去了就没有了,不是这样的,你散出去的财在无形当中遇到缘就会结果,而且会加倍地还给你,这是事实真相。财富有因、有缘才会结果,因是财布施,缘是你的努力、机会和贵人帮助,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果。因此,经营家庭的财富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去经营,不然你再怎么努力都是枉然。 接着蔡老师又举了他姐姐的例子,他姐姐怀孕后就辞去工作到蔡老师家待产,她们所有的亲戚都觉得这样就辞掉了工作很可惜,连她的婆婆也说:你去上班,我来帮你带孩子。人生有舍才有得,她辞掉工作以后孩子都是她自己带,结果后来蔡老师的姐夫在外面工作赚钱越赚越多。然后把钱就拿给蔡老师的姐姐,因为她在家里也用不了多少钱,于是就把这些钱给蔡老师说:你拿这些钱去帮我印印经书或者做一些其他善事都可以。因为她懂得财布施,所以他先生的钱就越赚越多。刚好有一次他们俩去商场买东西,遇到大卖场开幕,可以抽奖,第一等奖是一辆轿车,蔡老师的姐姐就写以后放进去。结果没多久,大卖场的工作人员就打电话过来说:蔡女士,您好,您抽到了一台轿车。所以“命里有时终须有”,不是你很多人去赚就可以赚到的,而是要懂得种财富的真正因。 这个财布施不只是只有钱而已,包括“内财”和“外财”。努力工作是内财,还有你的劳力、智慧和工作经验都是属于内财。而这些金钱啦、外在的物质都是属于外财,这些都是可以修财布施的。请问大家:钱财的布施是不是捐越多福报就越大?不见得哟!有一个报道,有一对农夫他们年纪都大了,一辈子攒了一些钱,刚好他们附近盖医院,是一家很好的医院,结果他们就把他们所有的积蓄捐出去为那家医院买了一台救护车,你看这一台救护车可以救多少人的生命啊!那他们跟一个捐了几十万的企业家相比哪个福报大?几十万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,而对于这一对农夫来说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耶!所以福田是靠心耕,福分是由心生的,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地去布施,哪怕很少的钱都可以种很大的福田。 蔡老师又举了《了凡四训》当中的一个例子。古代有一位女子,刚好经过一个寺院,就进去很真诚地礼佛,刚好她身上只有两文钱,她就全部把它捐出去。那方丈看到了很感动,就亲自帮她念佛祈福。结果这位女子以后真的就嫁到皇宫里面当了皇妃,也富贵了,于是就拿着几千两到这个寺院来,同样也是要把它布施掉。结果这次方丈没有出来,而是派了一个小徒弟出来帮她念经回向。这位女子就很纳闷了,为什么上一次我只捐了两文钱,这个方丈就亲自出来为我念佛回向,而这一次我捐了这么多,他却只让他的徒弟出来给我回向呢?所以这一位女子也是很有智慧,她懂得去请教,去把问题搞清楚。她就去问方丈这是什么原因,结果方丈就告诉她:你这两文钱是发自你真诚心的,如果我不帮你回向我对不起你;而这次你虽然拿了几千两,却没有上一次那么真诚,所以请我的徒弟来就可以了。 所以福田靠心耕,一个人的福田,根源还在他的存心。我们只要常常怀着这一颗懂得布施的心,我们的福报就会一直积累。当然我们看到别人赚很多钱,你也不要患得患失,好好地去修我们的财布施,果报自然会现前的。 好,末学的复讲就到这里,讲得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,感恩大家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